English

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的环境考古研究

1999-05-07 来源:光明日报 ■袁靖 我有话说

在中国考古学研究发展的大趋势和国外考古研究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94年组建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学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的成员分别来自考古、环境考古、第四纪地质地貌、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年代测定、电脑在考古中的应用、考古制图及考古摄影等各个领域。

进行此次考古研究的目的是借鉴国外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目标、理论和方法,以中国最大的半岛胶东半岛为空间范围,以这个地区贝丘遗址存在的年代为时间跨度,利用考古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及资料、探讨这一时空框架内自然环境是如何变迁的、古代人类的生存方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进行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学研究的3年时间里,我们调查了胶东半岛南北两岸的20处贝丘遗址,并试掘了其中的3处。虽然试掘的面积全部加在一起仅为28平方米,相当于国内考古学界一般发掘面积的十分之一乃至于百分之一,但由于我们在调查和试掘过程中注意全方位地采样,在室内整理和分析过程中注意获取各种信息,因此,我们的研究内容涉及了当时胶东半岛地区的天、地、人。通过总结对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学研究的认识,我们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

当时的自然环境

10000年以来的气候变暖,造成冰川溶解。而大量水流涌入海洋,又使海平面上升,海水侵入陆地。胶东半岛三面靠海,曾经历过一个海侵和海退的过程。距今6000年左右海侵达到鼎盛时期,当时的海平面高出现在的海平面4米左右,海水进入胶东半岛陆地的最深处达到35公里,一般则为2公里左右,距今4500年前左右海水开始后退,而近3000年以来,海平面在现代海平面上下小幅度波动。

从总体上看,胶东半岛南北两岸的地质、地貌条件差别较大。南岸多为砂坝——泻湖型和港湾型海岸,有的海湾甚至为两侧的小半岛或海岬半包围,湾顶分叉向内地深入,呈浅湾溺谷状,底质为泥沙混杂。北岸的地质基础主要为基岩,那里又处于迎风面,因此多形成宽阔的砂质海岸。

相比地形的差异,胶东半岛南北两岸的气候、植被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距今5000年以前,南北两岸的气候都温暖湿润,存在南方树种;而近5000年以来,南北两岸的植被才发生变化,或是出现以针叶树为主的森林草原植被,或是旱生、盐生草本植物增多。这标志着当时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趋向于温和略干。

以上所述的海侵、海退的变化与气候、植被的变迁在时间上比较接近,证明当时曾出现过一个全方位的环境变化。另外,胶东半岛南北两岸的地质结构各有特征,又形成这个地区独特的地貌环境。这种自然环境为当时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新的舞台,同时也对当时人类的活动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

当时的人类活动

当时的人类首先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胶东半岛所有贝丘遗址在地貌上基本有一个模式,即遗址周围的三面往往被丘陵或山脉环绕,另外一面则是低洼地。有的低洼地直接或稍有曲折地通向现在的海岸,有的则顺河谷沟壑蜿蜒延伸到现在的海岸。在海水全面进入陆地时期,当时的海岸与各个贝丘遗址间的距离均在3公里以内。可见当时的人类在居住地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适应海侵所造成的自然地貌变化,其获取海产资源的直线距离普遍都在3公里之内。

我们通过研究认定,胶东半岛当时人获取的肉食资源种类主要有脉红螺、多形滩栖螺、文蛤、蛤仔、牡蛎、泥蚶、毛蚶、日本镜蛤、中华青蛤、蚬等贝类,软骨鱼、鲈鱼、真鲷、黑鲷、河豚等鱼类,螃蟹等爬行动物,猪、梅花鹿、麂、兔、貉、猪獾、狗獾、海豚等哺乳动物,其种类相当丰富。因而我们推测,当时在贝丘遗址生活的人获取肉食资源的生存活动应该包括捞贝、捕鱼、狩猎和养家畜等几种。尽管我们在一些贝丘遗址堆积的最上层采集的土样里发现类似小米的硅酸体,但鉴于对比的标本有限,我们不能确认在贝丘遗址存在的最后阶段是否开始出现农耕。但可以肯定在贝丘遗址存在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的生存活动中还包括采集植物。

从遗址中出土的黑鲷、真鲷及鲈鱼等的生态特征看,它们主要是在春季靠近岸边产卵,而在其它季节里往往生息于几十米深的海水底层。这样,当时人捕获它们的时间应该集中在春季。另外,根据对贝类进行切片观察生长年轮分析,证明其死亡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春季是贝类最肥的时候。可见当时人基本上是依照动物的生态特征开展捕捞活动的。

这里必须提到的是在一些贝丘遗址里出土了相当数量的河豚骨骼。河豚的肝脏和卵巢均含剧毒。必须除去内脏和鱼液,冲洗干净,方可食用。河豚骨的大量存在说明当时人已经懂得如何将这种鱼去毒后食用。

当时的人类生活在海侵形成的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他们适应海边的生存环境,把海产资源作为其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这是当时人生存的基本前提。但是,人是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又是具有理性的动物,这个特征决定了古代人类与自然环境有一种特殊的相互关系,即人除了依赖环境生存以外,其生存活动的方式也会影响环境资源。我们测量了贝丘遗址的关键柱中所采集的主要贝壳种类,对它们的壳宽大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这些贝壳的尺寸按地层堆积自下而上都有一个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这似乎反映出当时人长时间地捕捞蛤仔食用,迫使它们持续地非正常死亡,从而影响到这些贝类的自然生长规律。我们将这种由于人的行为所形成的贝类尺寸变小的原因称之为捕捞压。

另外,在胶东半岛的贝丘遗址中发现家猪,这是人类开发动物资源的一种表现。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其驯化过程可能是相当漫长的,但是饲养家猪的行为一旦形成,并得以巩固,人类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左右这类动物的生长。可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一种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

碳十四年代测定数据证明,胶东半岛贝丘遗址较晚的年代集中在距今5000年前后。最晚的年代为距今4860年左右。我们推测胶东半岛的贝丘遗址于距今4860年前后消亡。参考这个地区自然环境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恰恰在距今5000年前,胶东半岛南北两岸的植被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示出气候由湿暖向温和略干转变。目前海退的时间一般都定在距今4500年左右,这个时间与贝丘遗址消亡的时间及气候、植被变化的时间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这应该归结为海平面变化对气候变化的滞后效应。这样,把植被变化所表明的气候变化及随后出现的海退等地貌变化综合到一起,可以认为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是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消亡的一个原因。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恰恰在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消亡以前的文化堆积里,明显地出现了位于山东腹地的大汶口文化的陶器。胶东半岛的原始文化与位于山东腹地的大汶口文化在地域上大致相连。但是,无论是聚落的规模、房屋的建筑条件、墓地的范围、随葬品的多寡,还是陶器的制作工艺及其它石器、骨器的形状,大汶口的水平都高出于胶东半岛的原始文化。所以,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在胶东半岛的出现,说明当时胶东半岛的人开始接受这种文化的影响。由于大汶口文化是以种粟为主的农耕文化,那么,除了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影响到胶东半岛以外,其农耕方式是否也在胶东半岛得以推广?也就是说,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消亡的原因除了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以外,随着农耕方式的推广,当地的人逐渐放弃了采集、捕捞的习惯,而开始一种新的生存活动方式,可能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所以抽象地说,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消亡的原因最终可以归结为是某种客观条件制约的结果。从本质上看,以采集、捕捞为主要生存活动方式的古代人类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上始终表现出较大的依赖性和被动性。而直到农耕文化的形成,才是人类真正影响自然环境、改变自然环境的开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